关注龙川文化馆

当前位置: 首页 - 馆办活动 - 文艺快讯 文艺快讯
演戏凭腿!过去的戏曲老艺人为了练腿功,真是拼了……
发布日期:2018-11-19    来源:

演戏凭腿!过去的戏曲老艺人为了练腿功,真是拼了……

龙川县杂技木偶山歌艺术团  2018-11-19

戏曲界有句行话:说书的凭嘴,演戏的凭腿。有的人把腿功比喻成通向戏曲表演艺术宝库的金钥匙,也有的人把腿功比作树木的根基,根深才能叶茂。

戏曲演员除直接学习剧目表演外,还有三项基本功,这就是毯子功、把子功和腿功。一个戏曲演员的腿功是非常重要的。不仅武戏演员需要,文戏演员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
纵观戏曲舞台,演员一出台,从亮相、台步、到一招一式、一戳一站,无不与腿上功夫有关。演员在舞台上表演,讲究走如龙,跑如风,站如虎,轻如蝶,美如凤,要做到这些,全在于腿功。在许多传统戏中,演员就是玩腿功。

《火烧裴元庆》

《铁笼山》

《挑滑车》

一些长靠武生戏,如《挑滑车》、《铁龙山》、《火烧裴元庆》等戏起霸的三蹁退,经跨腿控制蹁至180度在额前划一圈《即蹁月亮门儿》。

《林冲夜奔》

《八大锤》

短打武生戏如《武文华》在桌子上的三起三落朝天蹬,《白水滩》耍棍前的三踢腿,《林冲夜奔》、《八大锤》等戏中的走边,枪架子的探海、踹燕、控腿旁腿、斜腿、商羊腿180度等,就是靠腿上的功夫。

《三岔口》

在《三岔口》一戏中,刘利华同任堂惠在黑夜中的武打对峙,两人同时搬起桌子,桌腿砸伤刘利华脚。因桌子砸伤了脚,而演员表演的跳铁门槛,没有扎实过硬的腿上功夫是完成不了的。

《芦花荡》中的张飞,为了表现其凶悍勇猛,一个跨腿转身360度踹燕变身180度成探海,再跨腿踢腿、撕扎、魁星踢斗、亮相,一气呵成,挥然一体,全是腿上的功夫。

《扈家庄》中的王英,因其个子小,在舞台上演员用矮步,还要踢腿,打飞脚,翻扑滚打,更见其腿上的功夫。

就是一些文戏演员,也得走台步跑圆场,这也得有腿功。演员学戏得讲精、气、神,腿功连其筋骨,若站的不稳,脚底下不轻,走动无力,还谈什么精、气、神呢?

正因为腿功在戏曲表演中有这样重要的作用,过去凡是成名的演员,无不重视腿功。有位表演艺术家讲,她在当学生时代,为了练腿功,跑圆场,在冬天给外边的地上泼上水,让其结成冰,早上一起床,给腿上绑上沙袋,穿上厚底靴就在冰上练踢腿,跑圆场,走台步,可见功夫下到何种程度!

筱翠花《借茶活捉》

京剧表演艺术家筱翠花(即于连泉),其代表剧目之一是《借茶活捉》。他在剧中扮演的阎惜姣,活捉张文远时,满台飞跑且身姿优美:膀不摇,肩不动,裙边儿不散,足尖不露,快而不乱,稳而不慢,既有敏捷度又有水波感,长期以来使观众为之津津乐道并倾心陶醉。

他为了练出这番过硬的腿脚功,每天从早到晚,总是在自己两档之间夹一把扫床笤帚走路,旨在练就“小碎步”和“一条线”的行走姿态,以适应舞台表演要求。

京剧武大郎形象

著名梆子丑角演员张黑,其代表剧目之一是《义侠记》。他在剧中扮演的武大郎,于“挑帘裁衣”一折中,身系腰包,头戴毡帽,肩挑两只与自己身高差不多相等的烧饼筐,满台“走矮子”。

为了练就这超人的“矮子功”,他当年由北平去通州演出时,往往是一出朝阳门就开始“走矮子”,屈着双腿一直都到演出地点40多华里,演毕回家又是40多华里依然屈腿“走矮子”,从而练出了不同凡响的“矮子功”。

蒲剧老艺人王存才

著名蒲剧旦角演员王存才,以演《挂画》一剧称著于世。他为练就腿上跷功,经常步行去乡下演出,有马不骑马,有车不坐车,双脚绑上不跷,一手揪着马尾,跟随马后步行,一走就是数十里乃至上百里,经常如此,从而才练出了台上表演如履平川,游刃有余的超凡功力。

秦腔老艺人王辅生

相信很多戏迷也看过,秦腔老艺人王辅生在70多岁的时候演《看女》,无论跑圆场、屁股坐、椅子盘坐,仍然潇洒自如,这都是从小练好了腿上功夫的缘故。


返回主页
新闻动态
馆办活动
非遗保护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