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《四声猿 》
作者:[ 明]徐渭
出版社: 上海古籍
出版年: 1984
页数: 227 页
豆瓣评分:8.7
作者简介:徐渭(1521—1593),汉族,绍兴府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初字文清,后改字文长,号青藤老人、青藤道士、天池生、天池山人、天池渔隐、金垒、 金回山人、山阴布衣、白鹇山人、鹅鼻山侬、田丹水、田水月,明代著名文学家、书画家、戏曲家、军事家。被中国抽象绘画之父和民间思想家朱明誉为:“真正的奇才”、“千古书画,当有徐渭是也”。
徐渭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官绅家庭,徐渭出生百日,父亲去世,由母亲抚养成人。 明万历二十一年(1593年),72岁的徐渭在自己破旧的小屋中,离开人世,身下是杂乱无章的稻草。门外,是那副流传千古的对联:“几间东倒西歪屋,一个南腔北调人。”
2.《 风筝误 》
作者: [清]李渔
校注:湛伟恩
出版社: 上海古籍
出版年: 1985
豆瓣评分: 8.4
《风筝误》是清代文学家李渔创作的传奇,讲述胸无点墨的戚友先拿才子韩琦仲题诗的风筝去放,风筝断线后落在詹烈侯的两院,被二小姐詹淑娟拾得,貌美且有才的詹淑娟依韵和诗一首于风筝上。风筝被戚家书童索回去后,韩琦仲见所和之诗赞不绝口,由此萌生了对詹家小姐的爱情,于是另作风筝题求婚诗一首,仿戚友先的做法去放。但风筝不坠西院坠东院,被貌丑且急色的大小姐詹爱娟拾得。
爱娟密约韩生,韩生误以为是会淑娟,见面惊丑而急退。韩生赴试,状元及第,上司詹烈侯要以女儿淑娟配之。韩琦仲追忆“前惊”而不受(误以为婚配者就是密约时所见的爱娟)。后怕犯欺君逆父之罪而屈从:洞房之夜如临深渊,懊丧至极,结果银灯高照,方识“聘婷”而大喜。《风筝误》一剧,以关目新奇而又针线细密着称。它以风筝为姻缘的线索,通过巧合、误会等手法编织情节,引出许多逗人发笑的喜剧效果。
3.《 燕子笺 》
作者: [明]阮大铖著
校注:刘一禾 张安全
出版社: 上海古籍
出版年: 1986年
豆瓣评分:8.1
写唐代扶风秀士霍都梁赴长安赶考,在曲江池畔巧遇宦家小姐郦飞云,思慕之而成诗。不巧,诗被燕子衔走,落于郦飞云绣楼。天雄节度使贾南仲之子贾于佶,眠花宿柳,不学无术,考场舞弊,换取了霍都梁的考卷,得中状元。贾于佶向郦飞云求婚,郦父要当场考试,贾于佶丑态百出,钻狗洞逃走。霍都梁与郦飞云终成眷属。
阮大铖品格本不足道,执政才能也很有限。但他颇有才华,尤善词曲。所作传奇戏曲有《春灯谜》、《燕子笺》、《双金榜》、《牟尼合》、《忠孝环》、《桃花笑》、《井中盟》、《 狮子赚 》《 赐恩环 》、《老门生》等10种 ,前4种今存 ,合称《石巢传奇四种》。诗文有《咏怀堂全集》。
4.《 娇红记 》
作者: (明)孟称舜
注释:欧阳光
出版社: 上海古籍
出版年: 1988-5
豆瓣评分:7.6
《娇红记》 是明代孟称舜创作传奇(戏剧)。该剧讲述书生申纯访母舅王文瑞,与文瑞之女娇娘一见钟情,诗札酬和,密约成欢。申父遣媒向王家提亲,为文瑞拒绝。后申生科考连报佳音,文瑞乃许申生与娇娘婚事。巨宦帅节镇之子欲娶娇娘,文瑞竟将娇娘改许帅公子。申生与娇娘痛诀。娇娘不久病亡。申生自缢,被救,又绝食而死。申、王二家遂将二人合葬,二人之魂化鸳鸯双飞冢上。该剧曲词音韵和谐,宛转流畅而又饱含感情,既富文采又无雕琢之痕。
《节义鸳鸯冢娇红记》标志着《牡丹亭还魂记》以后爱情戏向现实主义道路发展的新转折,对后来戏曲小说思想艺术有着积极影响。《节义鸳鸯冢娇红记》对中国戏曲的最大贡献在于突破了大团圆的结局,形成了动人的悲剧收场。虽然申、王二人死后合葬并化为鸳鸯,并在仙界结为仙偶凤俦,但这种团圆毕竟是虚幻的。其实质仍然是一场悲剧,严酷的现实扼杀了青年男女的美好爱情和生命。
5.《 绿牡丹 》
作者: [明]吴炳
校注:罗斯宁
出版社: 上海古籍
出版年: 1985
豆瓣评分:8.2
《绿牡丹》是明末优秀戏剧家吴炳的代表作。 剧中主要写翰林沈重结社为女婉娥择婿。在文社会试中,以绿牡丹为题,各作诗一首。柳希潜请馆师谢英代笔,车本高求妹妹车静芳捉刀,仅顾粲自作。车静芳和谢英看了对方写的诗,互生爱慕之心。后来经过面试,柳希潜和车本高作伪之事败露。乡试时,谢英和顾粲高中。最后,谢英和车静芳,顾粲和沈婉娥,结成两对夫妻。
明末戏剧作家。字石渠,号粲粲花主人。常州宜兴(今属无锡市)人。吴炳著有《说易》、《雅俗稽言》、《绝命诗》等,同时还精心编撰剧本多种,尤以《西园记》、《绿牡丹》、《疗妒羹》、《情邮记》和《画中人》五个剧本最为出名,总称《粲花斋五种曲》。我国著名作家、文学史家郑振铎在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》中称吴炳、孟称舜、范文若“同为临川派的最伟大的剧作家”。
6.《 红梅记 》
作者: [明]周俊朝
校注:王星琦
出版社: 上海古籍
出版年: 1985
豆瓣评分:8.1
《红梅记》取材于明瞿佑《剪灯新话》中的《绿衣人传》。南宋时,书生裴禹游西湖,权相贾似道的侍妾李慧娘顾盼裴生,加以赞美,致为贾似道杀害。总兵之女卢昭容春日登楼眺望,折梅吟咏,裴生恰在墙外攀枝,昭容即以梅相赠。贾似道见昭容貌美,欲强纳为妾。裴生为卢母出计,权充其婿,至贾府拒婚。贾似道将裴生拘于密室,慧娘鬼魂得与裴生幽会,救裴生脱险,并现形痛斥贾似道之凶残暴戾。
后贾似道兵败襄阳,在木绵庵被郑虎臣杀死。裴生应试擢探花,与昭容完婚。李慧娘的形象虽不占主线地位,但她善良正直、不畏强暴的反抗性格,刻画得颇为生动感人。剧情曲折离奇,虚实相生,惟关目稍有冗赘,结构松散。京剧《李慧娘》即据此改编。
7.《 临川梦 》
作者: [清]蒋士铨
校注:邵海清
出版社: 上海古籍
出版年: 1989.5
页数:242
传奇剧本,清蒋士铨作。二十出。为《藏园九种曲》之一。以明戏曲作家汤显祖的主要事迹为题材。结束时使汤显祖进入梦境,同汤剧作中的淳于棼、卢生等人物相会。
蒋士铨《临川梦》传奇中以"梦"命名的关目占全剧近一半的篇幅,就剧情发展来看,《临川梦》在梦中达到高潮,又在梦中结束全剧;从命名来看,整部戏冠以"临川梦"之名,而非"汤显祖"或"汤显祖传",不难看出其落脚点正在于"梦"字。有学者认为《临川梦》中"梦"包含了三个层次:隐喻了主人公汤显祖如梦的一生;展现了汤显祖寄情于梦,将人生的思索与感受熔铸在"临川四梦"之中的创作过程;同时蒋士铨借汤显祖和"临川四梦"之题来表现自己的情理观和人生观。
8.《 冬青树 》
作者: [清]蒋士铨
校注:邵海清
出版社: 上海古籍
出版年: 1988.6
页数:265
《冬青树》系蒋士铨晚年的传奇作品,剧本以南宋覆亡为背景,描写民族危难关头各种人物的面貌,着重褒扬了文天祥、谢枋得的民族气节,也鞭挞了投降派的无耻行径。蒋士铨有感于“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”,特用“冬青树”为剧名,示激励后人之意。这部传奇的思想内容是可取的,但结构方面,因人物过多,剪裁不当而显得杂乱,是其缺点。
蒋士铨(1725—1784)清代戏曲家,文学家。字心馀、苕生,号藏园,又号清容居士,晚号定甫。铅山(今属江西)人。乾隆二十二年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、崇文、安定三书院讲席。精通戏曲,工诗古文,与袁枚、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。士铨所著《忠雅堂诗集》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,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,其戏曲创作存《红雪楼九种曲》等四十九种。
9.《 一捧雪 》
作者: [清]李玉
校注:邵海清
出版社: 上海古籍
出版年: 1989.9
一捧雪是由李玉所著的戏剧。故事讲述明朝嘉靖年间,严世蕃向莫怀古索取祖传玉杯一捧雪。莫怀古连番设计保卫祖传玉杯,却尽被识破。最后莫怀古之子莫昊冒死上书,以昭雪父亲不白之冤。
利于字玄玉,号苏门啸侣,又号一笠庵主人。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约生于明万历末(1610~1670),卒于清康熙十年(1671)以后。出身低微,其父曾是明朝大学士申时行府中的奴仆,他也因此受到压抑,不得应科举。崇祯末年中乡评副榜,明亡后专事剧本创作。入清后无意仕进,毕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和研究,剧作见于各种曲目书中著录的有42种。
10.《 十五貫校注》
作者: [清]朱素臣著
校注:张燕瑾 张松弥
出版社: 上海古籍
出版年: 1983
豆瓣评分:8.0
《十五贯》是清初戏曲作家朱㿥的传奇作品。剧本根据《醒世恒言》中的《十五贯戏言成巧祸》改编,写熊氏兄弟各遭冤案,双双被判死刑。监斩前夜,苏州知府况钟梦见有两只熊前来向他乞哀,于是上奏请求复审,平反了冤案,揭露批判了主观臆断和循规蹈矩的官僚作风,歌颂了实事求是的精神。剧本情节曲折紧凑,采用了双生旦结构,这有利于增强故事的传奇性,能更好地实现戏曲出与出之间的反接,在充分利用演员资源、增加演出收入等方面显示其优长。此剧后来被多次改编,至今仍是常演的剧目。
《十五贯》以它独特的成就,在戏曲文学史上放射着异彩。在戏的结尾,作者借剧中人之口颇为自信地说:“笑有声,哭有泪,文章真率动人宜,可亲白雪阳春属和稀。”是说《十五贯》这个戏,能使人哭,能使人笑,以真率动人,只是它像《阳春白雪》一样高雅,其他作品很难与之相比。
11.《 杀狗记》
作者: [明]徐仲由
校注:俞为民
出版社: 上海古籍
出版年: 1992
清朱彝尊《静志居诗话》提到元末明初时徐𤱥撰南戏《杀狗记》。徐畛字仲由,浙江淳安人,洪武初年曾被征召,但他不肯出仕,著有《巢松集》。《杀狗记》在徐𤱥 之前就已有流传,明徐渭《南词叙录》“宋元旧篇”中有《杀狗劝夫》。徐渭也可能是这部作品的改编者。《杀狗记》现存明代汲古阁刊本。
全剧36出,描写富豪子弟孙华与市井无赖柳龙卿、胡子传交往,把同胞兄弟孙荣赶出家门。孙华的妻子杨月贞屡劝不听,便杀了一条狗,伪装成死尸放置门外。孙华深夜归来,大惊,急忙去找柳龙卿、胡子传,柳、胡推脱不管。孙荣却不记前恨,帮他把“尸首”埋掉,使孙华深受感动,于是兄弟重新和好。